近日,《证券日报》记者了解到,今年年初和去年年底,多地保监局针对可能发生的退保和满期给付风险,给当地的保险机构发送了专项通知,要求保险公司对情况进行摸底和预测,对可能发生的风险做好预案,尤其是要做好应急预案。

  在采访中,记者得知,从2018年年初以来的情况看,退保现象比往年更明显,同时,根据此前销售的中短存续期产品情况来看,2018年-2019年不少保险公司面临的满期给付压力也很大。因此,监管机构的重点工作之一是防范满期给付和退保风险。

  有监管人士对记者称,正常的退保和满期给付给险企带来的风险主要是对现金流的考验,而非正常退保除了对现金流的影响,还关系着投保人利益等多个方面,甚至可能关系着社会稳定,因此需要更加慎重对待。

  今年险企或面临退保

  和满期给付高峰

  来自各方面的声音皆认为,2018年-2019年,寿险行业将面临较大的满期给付和退保压力。

  例如,中国保险保障基金有限责任公司发布的《中国保险业风险评估报告2017》显示,2016年,保险业仍然处于满期给付高峰期,全年人身险赔付支出合计5307亿元,同比增长33.05%,其中超过六成是满期给付。由于大部分中短存续期产品在2015年和2016年售出,预计兑付将在2018年-2019年达到更高峰,中小人身险公司面临着不小的退保压力。

  穆迪发布的保险行业研究同样认为,由于中短期万能险在过去两年间大卖,万能险的退保率将在2018年-2019年达到峰值。尽管通过限制最低保证利率,最近的政策措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利差损风险,相关保险公司仍面临利率上升情景下潜在的高退保率风险。

  例如,从2014年到2016年,某寿险公司的退保金分别为121.74亿元、188.37亿元、195.85亿元,有分析人士预计其2017年和今年的退保金还将持续上升。另一家寿险公司的数据显示,2014年其退保金为5.1亿元,约为2013年的178.5倍,2015年和2016年退保金进一步上升为19.2亿元和24.63亿元。可见,在退保金进一步上升的情况下,不少寿险公司将面临较大的经营压力。

  “满期给付和正常的退保主要影响的是险企的现金流,如果险企能搞好偿付能力建设,问题就不大。”西部一保监局办公室主任对记者表示,非正常退保除了对现金流的影响,还涉及投保人利益甚至社会稳定,因此无论是监管机构还是保险公司都更为重视。她表示,非正常退保主要是指由于寿险销售误导等原因导致投保人和险企对保险产品有争议的退保情况。她表示,从整体数据上来看,今年保险行业的退保额呈上升趋势,不过,单就非正常退保的情况来看,该省今年的压力不会变大。该保监局办公室主任表示,这主要是以往的非正常退保争议焦点集中在退保损失上,而由于前两年险企销售的不少中短期产品即使退保也有收益,因此消费者不会面临较大的退保损失。

  除了退保和满期给付本身给险企带来的现金流压力,险企面临的另一个压力在于客户退保和满期给付之后如何进行二次销售,由于与退保和满期给付相关的不少中短存续销期产品停售或者销售受限,险企能否实现新老保险产品的对接,考验着其经营能力,大部分险企将面临其他业务资金流入不能弥补现金流缺口的情况,流动性风险突出。

  多地保监局发专项通知

  在2018年全国保险监管工作会议上,保监会副主席陈文辉指出,当前,保险业正处于防范化解风险攻坚期、多年积累深层次矛盾释放期和保险增长模式转型阵痛期的“三期叠加”阶段,一些重点领域和重点公司的风险逐步暴露,保险业风险防控工作不能有丝毫懈怠。

  他表示,2018年的保险监管工作要突出重点领域。防控流动性风险,加强风险监测,指导公司制定流动性管理计划,对于风险隐患较大公司及时采取措施。防控偿付能力不足风险,完善偿付能力风险分析监测体系,强化刚性约束。同时,对压力测试中风险暴露较大的公司及时进行预警与提示,必要时采取停止机构批设、停止新业务新产品等措施。探索完善保险保障基金制度。

  记者了解到,针对退保和满期给付风险,宁夏、上海、湖北、四川等多地保监局向险企发布专项通知,这也是各地保监局落实保监会工作部署的具体措施,摸底子、测风险、做预案是多地的共同要求。

  例如,宁夏保监局着力开展人身保险风险防范工作,重点防范人身保险公司满期给付与退保风险。该局组织辖区人身保险公司开展风险预测,排查确定5家重点公司、1个重点地区、2个重点渠道、9个重点产品,分析重点人群及重点网点分步,有针对性地配置服务力量,制订工作方案。同时,选取辖区内5家满期给付与退保业务集中、增速快的人身保险机构进行实地督导,明确指出保险机构当前工作中的不足,提出针对性要求。另外,还通过多种方式从制度改进、预案修订、重点演练、服务准备等多个方面给险企提出指导意见。

  上海保监局近日向各人身险公司下发《关于做好2018年满期给付与退保风险排查和客户服务工作的通知》。各人身险公司应认真开展风险排查,摸清风险底数。关注重点业务(中短存续期业务等)、重点产品(保单收益可能低于客户预期的产品、有风险的期交产品、前期可能 存在销售误导问题的产品等)、重点渠道、重点区域的风险情况, 完善风险防控长效机制。

  “重点产品是投资型保险产品,重点渠道是银保渠道。”上述西部某保监局办公室主任表示。防范退保风险其实是保监局一直都在抓的工作,但今年要抓得更紧,严密防范风险。

  除了保监局,记者了解到,不少保险行业协会也在推进防范退保风险的工作。例如,广东省保险行业协会日前召开的2018年广东人身保险市场形势分析会指出,2018年广东人身保险业监管的重点工作之一,即继续抓好重点机构风险防控工作,着力防范好满期给付和退保风险,持续增强行业整体风险防控能力。

  监管之外,当前,保险机构也正在采取各种措施,防范和化解满期给付与退保风险。例如,农银人寿河南分公司对2013年以来销售的产品进行全面梳理排查,分析研判面临的满期给付与退保风险形势,提前做好风险防范。该公司建立了风险监测台账,结合年初满期给付及退保预测情况,加强监测分析,登记留存满期给付及退保实际发生、数据异动情况,持续跟踪退保形势,及时、准确掌握风险底线,下一步还将开展退保压力测试和应急风险演练活动。

  又如,富德生命人寿河北分公司银代部、两核部日前联合召开的2018年开门红暨全年满期给付与退保工作启动会指出,2018年,全省面临退保满期业务量大、集中、险种多以及不可预测性风险的风险和压力,对今年开门红期间的满退数据进行精细分析,阐明分公司应对满期给付与退保高峰的六项工作举措和四项工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