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有所养,病有所医,是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重要向往。今年两会期间,医疗和养老保障话题再次引发社会高度关注。在这项任务艰巨、使命重大的民生工程中,险企有机遇,更有担当。近日,泰康保险集团执行副总裁兼泰康养老董事长李艳华和泰康保险集团副总裁、泰康健投首席执行官刘挺军就泰康在医养领域的探索实践接受了《金融时报》记者的采访。
全面对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十九大报告提出,按照兜底线、织密网、建机制的要求,全面建成覆盖全民、城乡统筹、权责清晰、保障适度、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
李艳华告诉《金融时报》记者,这个“多层次”指的就是政府、企业、个人医养保障的全面发展。“现在的泰康养老,就是同时为政府、企业、个人提供医养保障,深入对接国家医养保障三支柱体系。政府方面我们做大病保险、长期护理保险、职业年金等;企业方面我们做企业年金、员工福利;个人方面我们有个人税优健康险,并积极准备个人税延养老保险。目前泰康养老政府项目累计57个,覆盖的人口已经超过8000万,服务的企业客户已经超过33万家。”而在她看来,这种经过十年探索而形成的全面对接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模式也正是泰康养老的优势所在。
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就要改变第一支柱“一家独大”的局面。第二支柱中的职业年金就是有待挖掘潜力的一个选项。有专家预测,到2020年,职业年金市场规模将接近1万亿元,去年12月,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打响了全国职业年金法人受托评选工作的“第一枪”,泰康养老等八家机构入围受托人名单。
李艳华向《金融时报》介绍,泰康养老参与经办职业年金有自己的独特优势,“泰康养老不仅在业内首创了‘大受托’服务体系,引进海外先进的年金管理系统,还已在全国布局了30家分公司和6家年金中心,有超过8000名服务人员为客户提供专业、细致、周到的服务。统计显示,泰康养老多年来受托管理的企业年金平均收益要远高于市场平均水平,近五年的受托管理的企业年金规模增速也位居市场第一,高达37%。”
她还表示,“泰康一定会充分发挥公司在基本养老保险基金管理、企业年金管理领域的经验,做好职业年金计划的管理与服务工作,为国家完善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贡献力量。”
已为推出税延养老险做好准备
截至2017年末,全国人口中60周岁及以上人口数量达2.4亿,占总人口的17.3%。同时,我国失能老人、半失能老人数量也在不断增长。2017年,我国失能和半失能的老人已达4063万。
如何实现老有所依、老有所养,成为全社会关心的话题。2016年,人社部发布《关于开展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的指导意见》,在湖北荆门等15个城市开展试点工作。李艳华认为,“泰康早在十年前就开始了养老产业的探索,秉承‘医养融合’的理念在全国多个城市布局医养社区,长期护理保险试点恰恰成为了泰康将多年医养探索经验回馈国家和社会的重要契机。”
据记者了解,目前,泰康已承办江西上饶、新疆石河子、四川成都、湖北荆门、黑龙江齐齐哈尔、浙江嘉兴等8地的长期护理保险,覆盖400万参保人口,协议管理170余家照护机构,培训居家照护人员千余人。
自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快发展商业养老保险的若干意见》以来,税延型养老险的落地实施就一直为人们所关注和期待。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副主席黄洪近日表示,个人税收递延型商业养老保险试点方案已经国务院批准同意,现正在相关部委走流程,凡是符合条件的保险公司均可参与试点。
李艳华认为:“从国家层面讲,实施税延养老政策,必将对弥补养老资金缺口起到积极的作用,有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趋势,有助于建立健全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实现对第一支柱社保、第二支柱企业/职业年金的补充,进而提高养老金替代率。对普通百姓来讲,现在税前列支保费,领取时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方式,是可以降低个人税务负担的,同时,它还能帮助投保人进行养老规划、理财规划,从而大大提高将来的养老质量。对保险公司来讲,税延有着巨大的市场,英美等发达国家养老金保险在人身险保费中占比超过35%,而我国退休后分期领取养老金的养老年金保险,在人身保险保费收入中占比仅为4.4%,养老保险在中国的发展空间可以说是十分广阔。”
她还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作为一家专业的养老保险公司,针对税延养老险,泰康养老已经做了大量的产品、系统、政策研究工作,会用产品和服务回馈消费者。
泰康之家养老社区探索医养结合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发展居家、社区和互助式养老,推进医养结合,提高养老院服务质量。”从2007年起,泰康就秉承“医养结合”的理念来探索打造“泰康之家”养老社区,目前已经在北京、上海、广州、三亚、苏州、成都、武汉、杭州、南昌、厦门、沈阳、长沙12个城市投资建设大规模、全功能、国际标准的医养社区,总地上建筑面积超180万平方米、可提供逾1.5万户养老单元。
在刘挺军看来,我国所面对的人口老龄化问题,不仅是老龄人口绝对数量的增加,还有由于医疗技术进步导致的“慢病长寿”。因此,他认为:“现在的养老社区恰恰符合这样一个新兴的慢病照料的现实和理念。它不是单纯提供一个‘医’,也不是单纯提供一个‘养’,而是根据现代医学核心的理念,把对老年人的照料作为一个综合体系。”
从国家机构改革方案中,刘挺军也解读出国家对于医养结合的高度重视。“实际上过去大家认为医疗、养老就是两个不同的领域,这两个体系是割裂的。老龄化需要很强的医疗支撑,但老龄工作事务又不归卫生部门管理。在这次政府机构改革中组建了全国卫生健康委员会,保留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但日常工作由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承担,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号,有利于医养结合得到落实。”
而在他看来,未来医养结合的领域迫切需要改革支付体系。他向《金融时报》记者表示:“应该更多地发展院外的前端的医疗保健系统和后端的康复养老长期护理系统。同时在医疗保险相关系统里边增加对康复、长期护理的支付。还有就是要让商业保险发挥更大的作用。把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相结合,调整支付体系中的定价体系和结构,加强对传统医院以外的养老康复体系的投入,加强对前端的全科医生的投入,这可能是未来养老保险服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一个重要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