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国保险学会联合复旦大学保险科技实验室共同发布了《人工智能保险行业运用路线图》(以下简称路线图),通过探索人工智能与保险行业的交叉,绘制保险行业人工智能发展路线图。路线图指出,未来人工智能助力保险升级,15年后保险产品或可“千人千面”
与此同时,人工智能的出现会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财险市场将会受到较大的冲击,而在2032年左右,人工智能有望取代人类来为保险产品定价,并实现“千人千面”。
AI应用变革:车险或迎来全新局面
路线图指出,人工智能可深度影响保险行业,包括对保险客户服务;保险核心业务;保险从业人员;寿险、非寿险及再保险业务四个方面。并能在保险个性化、智能保顾、智能承保、索赔管理与反欺诈、保险资金运用五个重点领域进行应用。
细分来看,针对寿险公司,人工智能可有效了解客户健康信息,提高沟通效率,合理开发设计保险产品。对于再保险公司,则可增强风险分析能力,提高索赔能力及沟通谈判效率。在非寿险公司方面,人工智能有助于精准定价、智能定损及反欺诈。
以人工智能与车险市场变革为例,人工智能在汽车领域的大规模应用或会促使企业需求的比例在车险市场中加大。路线图中指出,随着自动驾驶汽车的应用,汽车生产商或会更多的在碰撞事故中承担部分或全部责任,不仅是单纯的整车生产商,自动驾驶汽车的上下游产业链都有可能在碰撞事故中都面临潜在的赔偿责任。因此,未来的车险行业,企业需求或会增加。此外,在碰撞事故中,包括车主接管汽车和车主未更新系统等情况下,驾驶员仍需承担赔偿责任,个人保险需求依旧存在。
财险受人工智能冲击大,千人千面保险有望在2032年实现
产品销售、精算人工智能化有望2032年前加速实现,路线图显示,未来人工智能在我国保险行业的发展大致可分探索阶段、发展阶段、升级完善阶段和取代阶段四个阶段。并指出,目前人工智能在我国的应用还尚处于探索阶段,人工智能技术在保险行业正进行初步探索和试验,突破技术关。
下一步,到2020年,人工智能应用有望进入发展阶段。在技术取得一定突破时,行业需要针对当下需求进行不断深化运用技术运用、扩充资料库。
随后的升级完善阶段,人工智能则有望开始得到大规模的应用,包括帮助保险公司发现潜在客户需求或产品问题覆盖大部分投保过程中的沟通问答,同时针对数据分析产生多样化的保险产品,差异化定价,精准推销等。路线图预测,2025年-2032年,在我国人工智能或进入此阶段。
最终,在2032年以后人工智能保险有望取代传统保险,随着机器学习功能不断深化,人工智能可以读懂人类的感情语言,千人千面的纯粹个性化保险产品定制或可实现。分析同时指出,到2036年,人工智能或覆盖全部保险行业的75%,而细分化领域,如精算,产品销售等则有望更早实现。
另一方面,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新挑战也会出现。路线图指出,目前,人工智能的运用当前主要面临数据、市场、研发或技术、信息安全和政策监管五大障碍。
而在未来,伴随人工智能的大规模使用,新的挑战也会应运而生。人工智能的应用会减少人为因素引起的事故,因此保险市场尤其是财险市场将会受到较大冲击。而人工智能也会使得保险产品的承保和理赔过程更加复杂化,责任归属的确定也是一个难点。其次,技术和人才成熟度、数据缺乏和割裂性严重也是面对的挑战之一。最后,人工智能中的大数据运用有可能会造成客户的隐私泄露问题;精准营销、“千人千面”的个性化定制也会对保险客户中的弱势群体,如老年人造成不利影响。
对此,路线图建议保险公司积极拥抱人工智能,科学构建政策提议通道,通过鼓励教学创新,加强对科技型人才的培养。此外,在运作过程中规范数据信息管理保障社会隐私安全,出台推动政策营造宽松的发展环境并加强国际交流。